一、学院概况
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成立于2024年12月,其前身为电子系。现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等五个专业;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广东省智能电子与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融合了人工智能、机器人、6G通信、嵌入式系统、物联网、以及智能控制等技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办学特色,为学生构建宽广的发展空间和创业就业前景。
学院拥有一支朝气蓬勃、团结奋进、来自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刚毕业的博士、硕士组成的综合素质高、教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17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辅导员11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0人,包括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2人;副教授23人;讲师1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3%,博士学位教师占比15%,100%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2人,博士后2人。学院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1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人、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1人、广州市创新领军人才1人、市级优秀教师1人;荣获广东省优秀党员1人、市级优秀党员1人。
学院教师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级、省市厅级等项目5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近10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0余件,其中,美国、日本等海外发明专利20余件。获省部级以上奖10余项。其中,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2项,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发明协会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2项,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百强项目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2项等。青年教师获省部级以上讲课比赛奖10余项。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教师队伍为电子信息、自动化、通信、智能制造、机器人等行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及开发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院现有广东省智能电子与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括设备先进的华为人工智能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自动化实验室、电气传动综合实验室、机器人工程实验室等20余个实验室,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坚实优质的条件。目前,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腾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海川机器人有限公司、东莞市新佰人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十余家高科技企业建立了合作紧密的产教融合基地,探索并形成了一条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新路径。
目前,学院在校生2463人;近年来,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高水平的学科竞赛,荣获国家级特等奖、国家级一等奖、省部级一等奖等二十余项;获得“2022年华为ICT学院最佳合作伙伴”“卓越ICT学院称号”“领先级华为ICT学院”;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深受社会和企业的欢迎。
二、培养特色
围绕一条主线:贯彻“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综合素质高、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突出两个特色:产教融合培养使学生成为卓越工程师人才,包括与华为共建的人工智能创智班、与粤嵌共建的卓越班等;以人工智能、机器人、嵌入式等技术为核心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坚持三个贴近:贴近市场设置专业,贴近岗位设置课程,贴近学生实际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实现四个融合:公共课与专业课相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模块课程教学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相融合;产教融合培养、学创融合培养、职业素质培养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融合。